您的位置: 首页 >业务信息>自强助残>详细内容

肢残农民孙建华 十八年种田之路

发布时间:2022-01-07 信息来源:市残联群宣科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12月15日,常德经开区石门桥镇伍家嘴村,农闲时分,孙建华依然忙碌,他抱着手机沿田埂走远,大声维持通话并和对方约定时间看一块地,如果合适就流转过来。禁止抛荒的政策让孙建华在村里愈发走俏。这位倔强农民,和妻子一起开荒种地,历尽艰辛,用18年时间,把耕地面积从50亩拓展到1000亩,成为了村镇闻名的种粮大户。

fdda91d52a0848bf9b7d5ab5e7c35507.png

2021年10月,常德经开区石门桥镇伍家嘴村,收割前,孙建华在田间地头评估晚稻品质。 

b70516e17a204aff8140a03522fb75a3.png

2021年3月,春耕时分,常德经开区石门桥镇何家堤村,孙建华向记者展示他的大型耕机,这一年他的耕地规模已达到1000亩。 


烟火致残,“无手”起家

1995年正月,常德经开区石门桥镇邱家岗村(现合并为伍家嘴村),本该是年后喜庆的日子,可孙建华却陷入了极度的绝望之中,因燃放烟花他被炸伤,不得已截去双手,妻子也受伤住院。那时他的大女儿8岁,小女儿6岁,家里的2万多积蓄用作医疗费全部花光,只能靠着亲戚朋友的帮助,勉强度日。 

8ac34bc295ed4586a912c10a74e58164.png

2013年8月,农田干旱缺水,孙建华在妻子的帮助下给水泵搭线通电。

康复出院后,孙建华夫妇来到常德城区,车把焊上铁环,踩人力三轮车谋生,妻子就在路边卖甘蔗。“那时候我一天还能踩个百来块钱,我老婆不怎么会做生意,十根甘蔗,卖了三天还剩七根,最后还是搬回来自己吃了。”为不让妻子失落,孙建华一边踩“慢慢游”一边陪她做生意。2000年左右,常德禁止人力三轮车载客,孙建华只能回到德山干点零活,造纸厂除尘、扫地、各区县收售农副产品等等。在石门进货期间,他看到一种微耕机犁田,顿时觉得,这活儿,他能干。

11d404572da34323bd0b08106891e8a5.png

20138月,农村道路狭窄,孙建华和妻子用自行车搬运种田用的器具。

3970f8a9d0fd454eabfc5c65dc666274.png

20213常德经开区石门桥镇伍家嘴村孙建华把车停在路边接打电话,多年发展,当地农村人居环境已经极大改善。

历尽艰辛,成为种粮大户

2003年,务工潮汹涌,青壮农民涌进大城市的时刻,乡村耕地正大面积抛荒。就在这一年,孙建华不再东奔西跑干临活,他决定种田。低租金,大面积的抛荒田降低了种地成本,他起手就包了50亩,赚到钱后第二年扩大到150亩,第四年就到了200亩。  

a9c2706f0168455c8b26ff21d4a8b65e.png

种田离不开灌溉,20138月,孙建华抱着铁锹,通过挖和填实现农田的蓄水和排水。

d50f41ccf9f84cbeaf925de841e766c3.png

2021年4月, 何家堤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,孙建华看着新修的水渠十分高兴,高效的农田灌溉系统将节省大量劳动力。

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的时代,为了种好并不成片的200亩地,孙建华夫妇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。他们早出晚归,起床耕地,耕机没有轮子,夫妇两用板车把机器拖到田里。“双抢”时白天收割,晚上还要到田里背稻谷,孙建华在拖拉机把手上焊铁环方便驾驶拖运谷物,经常磨出血。凭着超乎寻常的辛劳,和省吃俭用的生活习惯,事业渐渐有了起色。

b80f28fc37124cb58ce8635ec7606229.png

2013年8月,常德遭遇罕见的干旱天气,柴油机要加油,潜水泵不能空转,孙建华就睡在农田旁照看水泵。

79408ff3018540e583cf717159639309.png

2013年5月,白天忙完农活,孙建华晚上回家躺在按摩椅上放松一下。

农业被重视,对未来充满信心

在石门桥镇伍家嘴村,孙建华已是有头有脸的人物,见面招呼,村民都叫他孙总,这绝不是虚名。2017年,孙建华成立了以自己为法人的宝丰水稻专业合作社,随着种地规模越来越大,他陆续添置了两台耕机,两台收割机,和撒药无人机。   

84b938ecde1047199ad69259dd58947e.png

2013年8月孙建华独自在田间地头忙碌,为了节省种田成本,他很少雇人,因此每天都要工作15个小时。

057d424aa2e1463b989ba55a4e0acafc.png

2021年3月,孙建华给雇佣的农机手送水,顺便催促一下他的施工进度。  

8e8e97a282ff4dfc868bcf04af91735b.png

2013年8月,孙建华在给农田抽水,水泵算是他为数不多的农机之一。

eb681536086247048a146fca0aa57b2c.png

2021年4月,常德经开区石门桥镇何家堤村,孙建华租下了一个仓库来停放他各式各样的农机。

“现在国家对农业很重视,到处都在修建高标准农田,水渠、机埠到处都是。”孙建华说,现在种1000亩,要比当初50亩的时候舒服十倍,小机器耕一亩田所花费的时间大机器可以耕六十亩。200亩田,我去打药,很辛苦,现在飞机打药1000亩很快就能打完,大型耕机也能直接开到田里,非常方便。

0285131787e94682b3228ae01663123c.png

2013年8月,烈日当头,孙建华奔走在田间地头撒药施肥。

119a8f3362164281b5490e8cb2d4e307.png

 2021年4月,孙建华和其所在的宝丰水稻专业合作社成员准备用无人机撒药。

谈及收益,孙建华坦言,国家对种粮大户有各种补贴,农民确实得到了实惠,但毕竟,种田还是靠天吃饭,遇到极端天气或是操作失误极有可能损失惨重。2017年他在桃源包了1770亩地,因天气原因和选种不佳,亏了110多万。“我这么多年的积蓄就在那年全部亏完了。”经历过磨难的孙建华没有气馁,他总结经验,2018又赚了30多万。


7b8f529f15db43929e5c4434e3e99e76.png

2013年8月忙完农活,孙建华只能简单吃一顿填饱肚子。

c90dcd5547bf4917a9ee625690ef9131.png

2021年4月,孙建华带着女儿女婿邀约农机手和其他种田大户聚餐。

孙建华今年58岁,在城里买了两套房,都是高层。经开区绿地那一套,自己住,视野开阔。北面,整个城市尽收眼底,朝南,则能远望金色的田野乡村。他爱美食,眼下,晚稻已收,虽是丰产,但谷价不高,赚不了多少钱,心态低迷的大户们却总能接到他热情邀约,没“主题”则农户家中微火炖小钵,小酌几口,有“主题”则直奔餐厅,鸡鸭鱼肉,大饮几杯。孙建华说:“作为一个农民能靠种田发家致富,还能在城里安家,这个生活我已经知足了。”

ab2c9d3edddf4329afc4ca44979b6882.png

2013年8月,常德经开区邱家岗村六组(现合并为伍家嘴村),孙建华回家洗澡冲凉。

63e376d794c2409db18fd98baed94297.png

2021年10月,常德经开区绿地世纪城小区,孙建华抱着外孙女在高楼下晒太阳,他如今已安家在城市,成为了城里人。


分享到: